科研动态

Research trends

科研动态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选题指南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04-24 阅读:



本年度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提供指南及其意图。评审采取招标方式。投标书应着力体现指南意图内容。重大项目应用性研究一般应在2-3年完成,基础性研究最长不得超过5年。

 

1.《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实施跟踪研究

指南意图:1)重点跟踪2027年前要完成的目标任务;(2)聚焦新时代教育思想、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智能时代教育新形态、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服务就业优先、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等战略问题开展专项分析;(3)密切跟踪重大改革试点,研究试点中的新情况新问题;(4)选择3-5个有代表性的区域,编制发布区域建设进展报告;(5)开展教育强国建设满意度调查。

 

2.“三大属性”引领教育体系变革研究

指南意图:1)梳理教育属性历史研究,结合新时代教育变革实践,对“三大属性”进行理论阐释;(2)建构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结构体系理论模型;(3)从现实问题入手,对“八大体系”的内涵逐一分析;(4)选择若干重点行业开展大规模人才需求调查;(5)以需求侧调查为基础,对“八大体系”供给侧变革的战略重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评价研究

指南意图:1)用政策分析工具对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策进行分析;(2)建立价值观成效评价模型;(3)开展战略人才海外发展群体调研;(4)开发思政引领力指数;(5)提交成效评价报告;(6)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优化。

 

4.时代新人精神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指南意图:1)从使命驱动角度分析时代新人精神生活质量内涵;(2)建立时代新人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若干长期跟踪监测点;(4)建立时代新人精神生活质量数据库;(5)重点围绕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网络生活、阅读、亚文化、公共精神等提交研究报告。

 

5.建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研究

指南意图:1)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现状开展调研;(2)建立中小学生科学素质评估监测指标体系;(3)研究国外STEM教育发展经验;(4)从体制改革、学校布局、课程开发、场地建设、师资培养、评价标准等方面,系统设计与高等教育贯通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建设路径;(5)研究前沿科学知识贯通科学教育内容的路径;(6)研究人工智能科学教师开发基本理论。

 

6.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研究

指南意图:1)结合生育率趋势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测算县域学龄人口变动情况;(2)研究部分省份强省会战略下学龄人口从县城到省城的流动问题;(3)研究建立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4)研判县域教育公共服务水平;(5)研究扩大县域高中阶段教育资源;(6)研究资源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

 

7.脱贫县过渡期教育发展评估研究

指南意图:1)用政策分析工具对国家层面有关政策进行分析;(2)在脱贫县集中的省份选择不少于10个脱贫县开展调研;(3)研究脱贫县过渡期教育发展典型案例或模式;(4)建立脱贫县过渡期教育发展评估模型;(5)评估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效果;(6)提交评估总报告,建立过渡期结束后长期监测机制。

 

8.县域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指南意图:1)对农村学生发展、农村教师发展、农村学校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应用等开展调研;(2)对乡镇寄宿制学校质量开展专门调研;(3)开展县域农村教育质量口述研究;(4)按照教育强国要求,研究新时代县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建立县域农村教育质量分析框架;(5)研究农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6)研究县中振兴政策与路径。

 

9.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研究

指南意图:1)从现代大学发展规律出发,适应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技能发展的不同需求,提出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不同类型高校的功能使命、内涵特征、发展定位;(2)研究学校基本办学定位与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之间的关系;(3)研究分类引导高校改革的政策举措;(4)提出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体育等高校差异化发展的实现路径;(5)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价机制。

 

10.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研究

指南意图:1)对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开展评估;(2)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现状开展调研;(3)把握“自主科学”的内涵,研究质量、特色、贡献导向的监测评价体系;(4)研究分类思想下不同类型高校的“双一流”标准;(5)研究自主标准与国际竞争的关系;(6)研究“双一流”高校提升国内经济社会贡献度的实现路径。

 

11.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研究

指南意图:1)总结新中国学科设置调整历史经验;(2)挑选10个左右学科对其人才培养适配现状开展调研;(3)研究需求紧迫性与人才培养慢变量的关系;(4)跟踪学科设置之后的发展问题,研究新设学科的发展模式;(5)研究学科设置调整中文科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12.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导向的交叉学科研究

指南意图:1)分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对学科建设特别是交叉学科建设的新要求;(2)开展交叉学科发展现状调研;(3)研究交叉学科总体布局;(4)研究交叉学科建设路径;(5)研究交叉学科发展评价。

 

13.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研究

指南意图:1)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角度研究教育公平理论内涵迭代升级;(2)对“四新”学科建设现状开展调研;(3)研究不同学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点;(4)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角度研究基础教育学制改革;(5)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下基础教育生态开展调研;(6)研究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14.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研究

指南意图:1)对大学生思维能力开展调研;(2)跟踪研究高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原始创新典型案例;(3)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4)开展四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效能比较;(5)研究全球科技创新要素在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流动;(6)研究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路径。

 

15.职业教育“新双高”改革研究

指南意图:1)研究不同层次技能人才培养标准;(2)研究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不同模式;(3)研究高中阶段普职融通;(4)研究产教融合平台运行体制机制;(5)开展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监测;(6)研究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改革。

 

16.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指南意图:1)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情况调研;(2)研究智能时代学生多源信息整合与思维能力提升;(3)研究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智能教材;(4)研究人机协同创新性教学模式,选择若干应用场景开展实践应用;(5)研究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17.智慧教育范式重构研究

指南意图:1)研究技术变革教育的机理;(2)研究智慧教育的理念、体系、范式、内容、治理等维度的新内涵新要求;(3)研究教育大模型建构的基本理论;(4)指导3个区域开展智慧教育实验,建构智慧教育新形态;(5)建构中国智慧教育的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

 

18.边境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指南意图:1)开展国门学校现状调研;(2)研究边境地区学龄人口变动情况;(3)研究建立边疆民族地区民族语文教材选文库;(4)研究边境地区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路径;(5)研究与周边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示范案例。

 

19.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指南意图:1)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开展调研;(2)分学段分群体研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测评指标体系,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师生中华民族认同进行画像;(3)从知识体系、课程教材、教学资源、教师队伍、社会实践等维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路径;(4)研究文明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文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