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College Journalism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暑期实践晒晒看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3-08-30 阅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0日 第 04 版)
  “走过场”、“买证明”,曾有人这样形容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而今,大学生们在夏天入海岛、进军营、赴海外……暑期实践像是被打开的七彩盒,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和新鲜感。
  近日,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发起“暑期实践晒晒看——圆梦中国始于足下”活动,展示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 
  远离网络的精彩
  “充实的一天让我体会到,网络并非消遣的唯一方式。”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倪勤在日记中写道。他再次接触网络,已是7天后。今年暑假,他和50名同学一起参加了“拒绝网络诱惑”活动,所有人须上交手机,断网一周。
  活动组织者陈诚说,这个实践的目的,就是让年轻人摆脱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爱玩游戏的杨晨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一开始心里痒痒的,手好几次不自觉地摸向口袋。发现里面空空的,感觉就像失恋了一样”。 
  手工DIY,集体骑行,参观省博,游览磨山景区,协助交警执勤,为建筑工地送清凉……在一周的体验中,远离网络的他们接触到了生活真实而鲜活的一面。
  “大学生的断网实践,有反思过度使用手机、网络等行为的价值。”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胡小武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同时也标志着大学生的主动公益实践精神的逐步形成。”
  相机传递的“微孝”
  “咔嚓”一声,两张笑脸跃然“机”上。低头抿嘴笑着的是86岁的刘广莲,而开怀大笑的则是77岁的段秀莲。两位老人坐在村里的石凳上,手拉手紧紧挨在一起。这是她们认识60多年来第一张合影。“托娃娃们的福,咱‘姐妹花’终于有合影了!”刘广莲逢人就说。
  老人口里的“娃娃们”,是山东省菏泽学院学通社社会实践队,由王乐涛、姜晓康等7名大学生组成。7月20日开始,他们穿着队服,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跑了菏泽市8个村庄,为200多位老人免费拍了照片,传递“微笑”和“微孝”。
  “洪庄村89岁的鲁全忠爷爷还问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原来他从没见过相机!”“一听免费照相,村里老人都特高兴!我们从村西转到村东,他们都跟着,一个劲要请我们吃西瓜!”队员说。
  近年,空巢老人家庭增多,如何对老人尽孝引人深思。“从细微之处做起的孝,即‘微孝’,是活动的理念。”实践队指导老师李志强说。
  独立艰辛的游历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恐怕都没机会做了。”7月11日,广东工业大学31名学生,兵分四队,不带一分钱,计划在40天内走遍国内12座城市。
  与他们一起上路的,是4个沉甸甸的行李箱,装有自己设计的2000张明信片和5000个钥匙扣。
  “想趁年轻出门闯荡,又不想花父母的钱,”这是活动的初衷。每天早上7时,队员们便开始沿街摆摊,直到晚上11时。钥匙扣15元一对,明信片2元一张,“40天至少要挣3万元,计划才能成功。”分队队长邓沛杰说。
  为了省钱,他们曾6人挤一张床,也曾一天只吃了3块饼干。“以前花钱大手大脚,现在终于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我也学会了忍让和包容。”队员汤成辉说。
  对此,浙江省教育学研究会副会长肖龙海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比起圈在校园里,不如出来上一堂“社会课”,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独立人格。
  日前,队伍中进度最快的已走过了6个城市,团队微博仍每天在刷新足迹:7月30日,南京聚首;8月1日,抵达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