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消息(通讯员 邵荟璇 报道)为了让社区小朋友们更加了解我国的非遗文化,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美育教育团队于2025年7月17日开展“雏鹰圆梦”美育教育丹阳办事处东苑社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非遗传承纸翻花授课。东苑社区活动教室内,一场以“非遗传承—纸翻花技艺”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如期开展。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的志愿者通过直观演示,让孩子们来感受这项流传百年的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智慧与美学价值。

课程伊始,志愿者通过一段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纸翻花在历史中的流转轨迹。从明清时期街头艺人手中的“变花”,到如今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纸翻花的演变历程随着画面徐徐展开。“大家看,这小小的纸片能变出蝴蝶、花朵、灯笼,甚至是小桥流水,古人的智慧就藏在这一折一翻里。”志愿者拿起一件泛黄的老式纸翻花样品,轻轻拉动丝线,纸片瞬间从含苞待放的牡丹化作振翅欲飞的蝴蝶,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进入实操环节。志愿者们为大家分发制作材料,包括彩色卡纸、竹制或木制小棍、丝线等。制作时,孩子们眼神专注,小手虽略显笨拙,但在志愿者帮助下,一点点摸索技巧。有的孩子在折叠环节反复尝试,只为让折痕笔直、对称。也有的掌握不好对折的力度,纸张边缘歪歪扭扭,急得鼻尖冒汗。但是都在努力去完成。

制作过程中,活动室里充满讨论声、欢笑声,孩子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得出来的经验。当一件件纸翻花作品逐渐成型,现场氛围达到高潮。有的孩子制作出经典的“百花齐放”造型,拉动小棍,彩色纸片依次展开,如同一束鲜花瞬间绽放;而有的孩子别出心裁,在传统造型基础上创新,在上面画上自己的水彩画,让纸翻花焕发出新的创意光彩。大家都拿着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感受着从一张纸到一件非遗工艺品的奇妙转变,也体会到传统技艺带来的成就感与文化认同感。课程结束时,孩子们都抱着自己制作的纸翻花与志愿者合影。
“这次非遗纸翻花课程,看着孩子们从好奇地打量材料,到亲手折出会‘变魔术’的花样,那种眼里闪着光的样子,特别让人触动。”“雏鹰圆梦”团队成员说到课程时,语气里满是欣喜,“我们一开始就想,不能只是教个手工步骤,得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老手艺里的智慧。所以备课的时候,大家特意查了纸翻花的历史故事,还设计了互动游戏,让他们在玩的过程里明白‘一折一翻’里藏着的巧思。”

此次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美育教育丹阳办事处东苑社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防溺水教学成功开展,不仅展示了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成员的良好风貌和成员团结协作精神,更彰显了各成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这次非遗纸翻花课程,意义远超简单的手工制作。它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对非遗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承参与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