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消息(通讯员 邵荟璇 报道)为了普及中国地理常识,7月9日下午,东苑社区服务中心的小班教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区域地理常识课正在进行。24名6至8岁的孩子围坐在铺满地图的课桌旁,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用小手丈量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启了“走遍中国”的趣味学习之旅。

作为社区暑期支教计划的特色小班课程,本次地理常识课聚焦“认识家乡,了解中国”,通过具象化教学帮助低龄儿童建立空间概念,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课程以“我们的家在哪里”为起点,老师先在巨幅中国地图上标出社区的位置,再让孩子们把写有自己名字的磁铁贴在老家所在的省份。这个环节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行政区划,更牵出了“家乡”的情感联结。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地形地貌,课程设计了“动手造山河”互动游戏。用蓝色皱纹纸模拟长江黄河,用沙土堆出青藏高原的模型,孩子们在“堆山”“挖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记住了“世界屋脊”“母亲河”等地理概念。当老师讲到“黄河九曲十八弯”时,孩子们纷纷用小手比划河流蜿蜒的样子,嘴里念叨着“像蛇一样弯弯曲曲”课程尾声,孩子们分组完成“我的旅行计划”手工。用彩笔在简易地图上画出想去的地方,配上该地区的标志性元素:去北京的画上天安门,去海南的贴上椰子树,去西藏的画上山峰和经幡等。

下课铃响时,孩子们仍围着地图不愿离开,有的在寻找课本里提到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在比较自己家乡和同学家乡的位置。志愿者老师笑着说:“看着他们用小手在地图上‘行走'的样子,就像看到一颗颗探索世界的种子正在发芽。”阳光透过窗户酒在地图上,照亮了孩子们眼中对神州大地的好奇与向往。(完)